5月19日至23日,蘇交科集團總裁朱曉寧、首席工程師(地下空間)黃俊在重慶出席了PIARC 2025世界道路隧道技術國際學術會議暨中國公路學會隧道工程分會第三十三屆學術年會。本次會議是PIARC隧道技術委員會(TC4.4)在2024至2027年工作周期內亞洲唯一的高規格學術盛會,由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主辦,蘇交科集團聯合承辦。會議聚焦“隧通科技,道向未來——韌性、智慧、低碳與可持續發展”主題,匯聚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的30余位代表及眾多頂尖行業專家。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世界道路協會理事會中國第一代表周榮峰出席會議并致歡迎詞。
蘇交科集團精彩亮相
創新技術成果獲矚目
PIARC TC4.4隧道技術委員會主席Ingo KAUNDINYA(左三)蒞臨蘇交科展臺交流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周榮峰(左四)蒞臨蘇交科展臺交流
作為大會聯合承辦單位,蘇交科以地下空間技術為核心,通過專題展臺、技術報告等形式,全面展示了企業在隧道工程領域的創新成果,并與國內外行業專家深入交流,共探行業前沿發展趨勢。展臺呈現了隧道設計、施工及運維全生命周期的最新技術與產品,包括智能監測系統、低碳技術應用等創新解決方案,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客戶駐足交流,實現了技術成果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進一步拓展了國際合作空間。
聚焦全球前沿議題
共繪行業發展藍圖
PIARC TC4.4隧道工作組合影
19日,召開PIARC TC4.4隧道技術委員會會議,邀請了全球隧道領域的專家共同參與,旨在推動國際隧道行業的最佳實踐與技術創新。會議圍繞隧道運營可持續性、新型交通模式影響、數字化管理及新能源車輛安全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同時設置了案例分享環節,如美國州際80號公路隧道事故與火災數據分析,為全球隧道安全運營提供了寶貴借鑒。
會議期間,黃俊首席工積極參與多個工作組的議題研討,結合中國隧道工程實踐,就相關技術內容與各國代表深入交流并分享案例經驗。
PIARC TC4.4隧道技術委員會主席Ingo KAUNDINYA在總結中指出,作為關鍵交通基礎設施,隧道的綠色轉型與技術創新對實現全球交通脫碳目標至關重要。本次會議通過跨國協作與知識共享,為隧道行業注入了新思路,為提升全球交通網絡的韌性、安全與可持續性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PIARC將持續通過技術委員會機制,推動基礎設施領域的前沿探索。
報告分享治理經驗
助力行業技術升級
在同期舉辦的隧道養護技術創新論壇上,集團數字城建設計研究院地下空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楊敬發表《地下市政基礎設施滲漏水病害處治》專題報告。報告基于蘇交科多年積累的城市隧道病害調研數據,系統分析了滲漏水成因及危害,分享了自主研發的高精度監測技術和長效處治工藝,為行業提供了可復用的技術路徑。該成果引發與會專家熱烈討論,彰顯了蘇交科在隧道運維領域的領先地位。
持續深化產學研融合
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朱曉寧總裁表示,蘇交科始終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地下空間工程的高質量發展。本次會議不僅為全球隧道行業搭建了高規格交流平臺,也為企業提供了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契機。未來,蘇交科將持續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及產業鏈伙伴的合作,加速技術成果轉化,為構建智慧、韌性、低碳的隧道工程體系貢獻更多力量。